记者节,看记者的光荣和梦想
11月8日是记者节。
记者是一群聚焦他人、记录时代的人;今天,他们成为记录版的主角和被记录者。
这一次,我们选择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6位记者,以新华日报、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微博、新华日报微信等全媒体方式,素描他们的新闻理想和生活点滴。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得以施展多面才能,并保持活泼泼的个性,让人看到新闻对社会、对人生的价值。他们是我们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记者的代表,也可以视为全国20多万记者的缩影。
扬子晚报气象记者于丹丹:死磕自己,服务大家
于丹丹照例晚上9点下班,保安看着丸子头、身材娇小的她,感叹:“姑娘,你怎么天天这么晚下班啊!”于丹丹一笑,大眼睛成了弯月亮,对记者说,“我觉得这很正常啊,为什么他觉得不正常?”
今年是她入职第10年,每天晚上写完稿子、发完@丹丹说天气的微博,步行5公里回家,权当锻炼,然后继续绞尽脑汁,琢磨怎么把扬子晚报微信公众号上的“丹丹说天气”文字版写得好看、60秒语音版说得好听。
记者采访前,做小范围调查,问@丹丹说天气的粉丝们想了解于丹丹什么。有人想打听她的生活,有人想知道她每天早上微信的60秒时间是怎样控制的。于丹丹说,“就60秒,可我第一次录了30多遍啊。”现在熟练了,仍然要忙活两个多小时。很多人以为60秒很容易,这让她很郁闷,直到有一天,听到风头正盛的自媒体人罗振宇说,“我每天早上给你们推送短短1分钟语音,反复录到我精疲力竭,但还得录啊。这不,就要死磕自己,娱乐大家嘛。”于丹丹豁然开朗:“我要做的,就是死磕自己,服务大家嘛。”
其实从业以来,父母、朋友眼中的她,一直在“死磕自己”。如今扬子晚报品牌栏目@丹丹说天气,就是“死磕”出来的。2007年,于丹丹接手气象新闻。之前,对于气象预报,全国大小媒体一直是简单化处理,都只给豆腐块大的版面。不能改吗?翻开新闻史,很多业务进步,都是从记者的小小创新开始,于丹丹鼓足勇气,尝试把气象预报写成新闻。
不久南京遇到罕见的大暴雨,她恰好在气象局,便掏出采访本记下降雨的时间、过程,踩着水回到位于新街口的单位,一路上所见所感都写进稿子。见报后有读者对她说,“下雨时我就在路上,你写的就是我的感觉。”于丹丹好不高兴: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亲近性,甚至产生共鸣,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呀。她又尝试把气象预报做成系列新闻。2011年,雾霾天刚出现,她写了一系列稿子,解答读者的各种问题,有同行玩笑道,“你把新闻都写完了,我们写啥啊!”
“丹丹说天气”能够成为品牌、被各大院校新闻系师生研究,离不开微博这个平台。2011年,微博兴起,于丹丹在个人微博上时不时“犯职业病”,以搞笑卖萌的形式发布次日的气象预报,很招人喜欢,领导偶然见到,说,“把它整成新媒体吧”。
3年过去,于丹丹和她的栏目都有了粉丝。有人私信她,求交往;有人留言,和她谈天说地;线下,有人问她,“你是于丹丹吧?我天天看你微博。”央视气象播报员宋英杰来南京,特地和她见面,赞她的微博“日常、口语、好玩、生动”。 和读者的互动,提升了她的业务水准。@丹丹说天气刚开办时,有位苏北农民私信她,“你为什么天天把晴天说成天气晴好呢?对我们农民来说,晴天并不就是好天啊。”这对于丹丹触动特别大——作为记者,不仅仅要传达自己和所属群体的感受,更需要服务广大的群众。
对父母来说,她最“死磕”的事情,是先斩后奏奔赴汶川采访。2008年,汶川地震第三天,于丹丹采访完回到报社,听说省卫生厅有一批急救车队中午12点出发去汶川。“我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让我跟着去吧!’”车到安徽,她才电话父母,反正回不去了。此后行程2200多公里,其中近1000公里是盘山公路。急救车座位很少,为了减轻颠簸,好心的司机把她“绑”在担架上近40个小时。
哪里来的勇气?记者问,于丹丹老老实实道,“真没想太多。既然是记者,第一时间就应该出现在现场。” 本报记者 朱秀霞
(本文刊载于《新华日报》 2014年11月6日 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