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邢超 记者 小方近日,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活动中心大厅内,一幅幅虽然幼稚但满是童真的蜡笔画前不时有同学驻足流连。该院11级微电子专业的陈庆同学则在一旁热情地作着介绍,并“游说”大家“爱心义买”。据记者了解,这些画作是陈庆同学去年10月到12月期间在四川一山区小学支教时收集的学生作品,共计80幅。
一场说走就走的支教
“顶着灰蒙蒙的天空,拖着疲惫的身躯,坐了十个多小时的硬座,终于于早晨五点五十分抵达西昌站。虽然下火车时已经身心俱疲,但心情无比激动,即将开启一场不寻常的支教之旅。”陈庆同学在到达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大四上学期,陈庆从一家全国知名的支教网站上了解到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晨光小学有一个短期支教项目,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
她开始做恶补各种“功课”:申请需要的材料、支教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支教学校的具体情况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说服家人同意自己孤身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苏蜀之间的爱心桥梁
在晨光小学支教的时候,陈庆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承担了除语文、数学之外的所有课程,比如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等。虽然教学任务繁重,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也不完善,但这不是陈庆最不能适应的。
“最不能忍受的是缺水”,陈庆向记者表示,“有一次一停就是一天,不要说洗脸刷牙,就是饮用水都没有。”不过,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她也开始逐渐习惯起来。
到达晨光小学后,陈庆也经常通过手机微博、微信、QQ等向苏州文正的师生好友讲述那边的故事。和物质的匮乏相比,山里的孩子更缺的是精神食粮。听说了这个情况后,文正的同学自发捐款,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就募集了三四千元,然后用这些钱从网上精心挑选了体育用品、学习用品以及各种书籍——而书籍也是最为大头的支出,有各种童话书、古诗词等课外读物,直接发货到晨光小学。
“这些孩子高兴坏了。”陈庆这样形容孩子们收到山外大学生朋友礼物时候的情形。
爱心还在大学校园继续
三个月的支教时间一晃而过。
陈庆再次回到学校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她随身带回来的还有80幅孩子们的蜡笔画。这些画是她在上美术课的时候,从孩子们的作业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虽然以前没有受过专门的绘画训练,从技术层面讲并没有太多令人称道的地方,但这些画里面满载着孩子们纯真的理想和眼中五彩的世界。
她开始酝酿义卖。对于陈庆来说,义卖只是一个形式,或者说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学生也关注和认识大山里的这样一群孩子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当然,最终义卖的资金会集中起来,购买一些他们特别需要的作文书之类的书籍”,陈庆说。
她的想法也得到了学院团委,特别是青年志愿者管理部的同学的大力支持。校园内知名度颇高的《翠文报》微信公号也专门做了一期内容,来介绍这次义卖,并号召大家“捧场”。
义卖当天,80幅画就卖出去大半,大多数同学也以超出底价10元的价格认购;甚至有不少同学给了钱,并不拿走画,“让你们再多义卖一点钱,就当我们拿了画了”。
(本文刊载于《姑苏晚报》 2015年3月20日 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