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图/文 记者 臧凌云 实习生 刘晴)4月28日深夜,一张“志愿者急救晕倒记者”的照片在世乒赛志愿者群组里流传。当本报记者昨天找到照片中的那位志愿者时,她却一直在强调,“我只是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对晕倒的记者做了基本护理,做了志愿者该做的事,并没有像网上传的那么神。”这位志愿者的名字叫邢丽。
在接受采访时,邢丽希望记者能够原本地叙述事件发生经过不要夸张。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这位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声音温柔甜美的姑娘才开始不疾不徐地讲述。28日晚上10点40分左右,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邢丽和同学准备回学校休息。就在这时,另外一位志愿者突然给她打电话说“媒体入口这边有一位记者晕倒了!”邢丽和其他志愿者马上赶了过去。
晕倒的是一名中国男记者。“我到的时候他已经仰躺在地上了,并且有四肢抽搐的动作,”邢丽回忆说,“我首先解开他的衣服扣子保证他呼吸畅通,然后守在他身边防止抽搐的手抓伤他自己。”当时很多人都围了上来,为了保证空气流通,邢丽让大家散开,其他志愿者拨打了120。“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救护车来了之后他已经恢复了意识,可以慢慢坐起来了。”
邢丽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空乘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恰好在本学期学习了心肺复苏等急救课程。“也是巧吧,毕竟课程刚刚验收不久,一切都很熟悉。”邢丽谦虚地说,“可能也是因为我听课比较认真,所以操作起来并不紧张。”
提起自己的世乒赛志愿服务之路,邢丽笑称“有点忙”。原本被分在竞赛部内场引导组的她,因为信息组缺人手就被临时调配了过去,但做的却大部分都是“翻译”的活儿。澳大利亚的观众因为票务发生纠纷,老挝代表的相机丢了和公安局打交道,欧洲运动员摔伤腿韧带拉伤……这些大家看来的小概率事件,都是三天志愿服务中邢丽所碰到的。她笑称“如果我不在竞赛信息服务台,那我可能在任何有可能的地方”。同时她也很开心地说,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30日邢丽将休息一天,之后将会一直服务到世乒赛结束。她说自己从来没有刻意去做什么,只是尽好了一名志愿者的本分,可这三天的经历却着实有点丰富多彩。她说:“接下来的比赛,希望大家真的不要在健康方面出问题了。其他的,就尽管来找我们志愿者吧!”
昨天,本报记者电话联系了那位晕倒的同行。据他介绍,可能是因为工作太辛苦,饿过了头,才导致身体出现意外状况,目前情况已经稳定,没什么大问题。他非常感谢苏州的志愿者们所做的应急处理,帮助自己及时摆脱了困境。同时他也不希望公开自己的身份,“世乒赛采访的时间较长,我不想家里人和单位担心。”这位敬业的记者同样令人倾佩。
(本文刊载于《姑苏晚报》2015年4月30日 A16版)